2020年4月13日下午2:00,一場氣氛熱烈的紡織服裝工業互聯網產教融合經驗分享與培訓學習在廣州市紡織服裝職業學校大會議室拉開序幕,學校和企業多方就當前疫情下工業互聯網模式的復工復產情況、產教融合如何順應紡織服裝互聯網+數字科技化、模塊化發展等方面進行了深度探討。
本次分享會緊緊圍繞防疫后時代紡織服裝工業互聯網的發展機遇和進一步創新創意深入產教融合的主題,由廣州云杼服裝科技有限公司、廣州輕紡交易園和深圳遠湖科技有限公司三家紡織服裝行業知名企業分別做主題發言和學習培訓,廣州市紡織服裝職業學校校長童迎保帶領相關校領導、教務科、教研室及各教學部專業帶頭人共計20余專業教師參加了分享學習和專業探討。
廣州云杼服裝科技有限公司許日新總經理主題介紹了紡織服裝工業互聯網與產業數字化轉型的機遇與發展情況。黃智敏總監技術團隊帶著推動紡織服裝產業轉型升級的使命與情懷,為大家全面演示了云絲尚服裝設計工作平臺。該S2B2C紡織服裝產業生態賦能平臺是行業人才共享平臺,可高質量實現和物化互聯網+教育成果。
深圳遠湖科技有限公司于飛總經理深刻地分析了紡織服裝工業互聯網產教融合發展的趨勢,并示范了服裝設計與工藝專業群的高水平建設方案,主要為五個部分:建設開放共享的專業群課程教學資源;深化教材與教法改革,推動課堂革命;建設開放共享的專業群實踐教學基地;加強與職業教育發達國家的交流合作;加強職普融合,推動青少年職業體驗。
通過這次專業學習和行業分享,在場校領導和專業教師們深深感受到紡織服裝產業轉型困難的傳統性問題主要表現在服裝行業數字信息技術水平普及程度低、缺乏流程規范管理和材料、款式、工藝、技術缺乏標準,造成產業散而不鏈,軟件技術難以融合,繼而造成產業信息嚴重不對稱,產能過剩高庫存,資源浪費效益低等頑疾難以解決?;诋a業現狀,只有高度融合數字信息技術,實現產業工業互聯網化,才能助力產業進行供給側改革,從供給端向需求端轉變發展。
當今時代網絡大數據對服裝產業的重要性,其對業態、經濟的連鎖影響是不言而喻的。40萬個服裝部件的設計不僅需要創新設計、基礎應用設計,未來還需要創意設計,同時說明服裝設計與工藝專業的產教融合空間還很大。紡織服裝產業必須力推從自動設計到智能設計的發展,需要解決數據鏈接問題,改變商業模式,做好B2C以銷代產,逐步解決庫存問題等一系列的產業轉型和業態模式的革新。
在推進我校的產教融合工作中,專注常態化的信息化教學手段,深度應用虛擬仿真實訓科技化教學,推動職業體驗,打造地方性特色的服飾文化并積極傳播與推廣。在學校辦學上充分凸顯培養專業需求人才與工業互聯網+教育之間的緊密關聯與特色。顯然,疫情后時代紡織服裝工業互聯網模式下的復工復產也即將為我校產教融合工作帶來更新、更多元化的思考。